近日
辽宁省教育厅公布了
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教学名师评选结果
经济与管理学院荆浩
航空宇航学院邱福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曲洪波
成功入选!

名师简介

荆浩
粉笔耕种心灵,汗水浇灌成功
荆浩,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组副组长、中国物流学会理事、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航空运输协会无人机专委会副主任、辽宁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辽宁省新文科教育研究专家,曾获得辽宁省优秀班导师称号。
潜心教学,倾其所学所有

重视课程建设,潜心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教学内容革新。在课程建设上,创新性地开发了“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并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能够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热点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主编出版了《网络营销基础与网上创业实践》《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等省级规划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团队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大量的企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能够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且教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扎根专业,引领团队成长

担任物流管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通过教科研示范、主题研讨、外出调研等多种形式,引领学院教科研工作,使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所负责的专业培养了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3人,辽宁省高校创新人才1人。专业教师持续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获批省级一流课程3门,出版专业教材及参考书近20部。
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前行

教师是火种,点燃学生们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阶,承载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他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不知疲倦地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他曾说:“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盏灯,他们需要用爱心去点燃,才会绽放炫目的光芒。”小到生活中的琐事,大到人生道路的选择,他尽自己所学所知点燃同学们心中的明灯,培养一个又一个态度严谨,思想上进,吃苦耐劳的新时代大学生,是同学们心中的好老师,同事们心中的好榜样。
师者心语
对我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用我的真诚执着与爱心,点击学生智慧的键盘,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我认为课堂教学的造型艺术不取决于教授的本事,而取决于能否鼓励学生,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会微笑对待每一个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坦诚的心换得学生的真诚。把显露智慧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欣赏的目光分给每一个学生!

邱福生
潜心润物细无声,躬耕不辍育人才
邱福生,航空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责任教授,飞行力学省级一流课程主讲教师,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空气动力学教学指导组成员,《空气动力学报》编委,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评审专家;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次,主持或参与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参编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2部;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SCI一区权威期刊论文3篇,其他论文40余篇。
立德树人,以身立教

以培养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情怀的航空人才为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上好每一堂课;用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关注学生成长,努力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自身人格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教育者,他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作出榜样,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社会栋梁。
严谨治学,团队育人

他说过:“我们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更要注重与同事之间的团队协作”。只有通过建立一个积极向上、互相支持的团队氛围,才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促进健康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他牢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宗旨,立志重业务,育英才,淡泊名利,做到“忠诚、爱心、博学、创新、修养”,做启迪学生成才的引路人;始终保持对教学和科研事业的热爱和专注,以教学和科研团队为载体,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和超越,做青年教师成长的领路人。
爱岗敬业,“教”“研”相长

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学科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持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师者心语
对我来说,教育是事业,是科学,也是艺术,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认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只有辛勤的耕耘,才会有颇丰的回报,我愿意用满腔热忱去对待“为国育才”事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曲洪波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曲洪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19年,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思政课教学能手、全国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兴辽计划教学名师、沈阳市高校师德标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多项,项目获评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坚持教学至上 踊当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理论研究与宣讲育人的优势,承担省、校宣讲团宣讲工作,并担任校理论宣讲团团长。他告诉学生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从根源上形成思想自觉。同时,他注重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教学风格与特色。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组织,将知识性的教学部分置于严格的学理分析之中进行讲授,辅之以形式多样的课外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摸索出了一套富有特色的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问题思考和解决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新模式。多年来在校内外开展党的理论宣讲工作200余场,向学生普及各个领域的党的政策方针、发展思路和目标要求,有效推进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政策方针进基层。获评全国思政课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辽宁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主讲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获评国家本科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获评辽宁省本科一流课程。荣获教育部思政课教学能手、辽宁省教学能手、沈阳市教学标兵、沈阳市师德标兵等称号。在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法、思政课专题教学法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取得优异成果。
科研成果突出 争做科研创新“示范者”

他积极探索前沿课题,深入研究学科理论,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扎实开展科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作为学科负责人,其研究对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形成了较好的支撑作用,为学科团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秉承“突破自我,勇攀高峰”的信念,不断开拓创新思路,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做到了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双创新、双突破”,成为学院科研创新的“示范者”。坚持以科研成果服务学生、传承文化。通过讲坛、社团等平台开展文化传播,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质。自2009年开始,开创“沈航人文社科讲坛”,结合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共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做学术讲座30余场,场场爆满,在沈航大学生中深受欢迎和喜爱,已经成为沈航校园文化活动中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坚持立德树人 甘为服务学生的“孺子牛”

在教学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强求千篇一律,让每位学生的天性和个性都能得以自由全面地发挥。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曲洪波老师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坚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效果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在教师岗位上扎实工作,勤于创新、甘于奉献,多年来主讲的课程广受学生喜爱。连续获评第一届、第二届“大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和第一届、第二届“研究生良师益友”荣誉称号。
师者心语
对我来说,教师不是普通的职业,是关系到学生成长、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的职业,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作为从教十九年的思政课教师,要做好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道,将“德能并进、勇毅翔远”的沈航校训,“赓续红色血脉、厚植蓝色情怀”的精神传承融入学生的精神血脉,成为他们日后行远自迩的丰厚滋养,成为他们乘风破浪的强大力量。
初审初校:宋兴
复审复校:王铎
终审终校: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