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2025年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成功召开。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彭刚,辽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招考办主任孔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范振伟参会并致辞。

会议指出,辽宁正通过建设人工智能学院、增设相关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开展课程共建等举措,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着力构建“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省教育厅将指导全省高校进一步强化战略共识、拓展应用场景、完善体系建设、践行科技向善理念,聚焦新工科建设、教育模式变革、学科知识引擎建设等方面,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学管理,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生态,着力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专业人才,为建设教育强省,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教育力量。
会议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主题,安排了主旨报告、主题报告、案例分享、交流发言等多个环节。在主旨报告环节,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作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他强调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要紧紧围绕创建新专业、促进交叉融合、实现内涵转型、改革评测体系四大任务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工科建设。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宗凯教授在报告《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创新与变革》中指出:高等教育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要通过融入顶层设计、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强化教师数字素养和能力驱动,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两位专家的报告深入浅出、发人深省,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在主题报告环节,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主任王帅国、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兴伟、大连民族大学副校长冯林等四位专家分别就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思考、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探索、资源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经验分享。
在案例分享环节,清华大学王红教授等五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模式创新、学科知识引擎构建、智慧课程建设、教学场景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等主题,进行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全场景典型案例经验分享。
在交流发言阶段,辽宁大学等六所高校负责同志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了各自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探索。
本次会议是辽宁省响应国家战略、凝聚高校合力、探索智能教育新路径、促进教育理念革新的重要实践。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我省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为全省高校搭建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交流平台。全省高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理念、资源、环境、模式等全要素变革,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共同书写辽宁高等教育发展新篇章。